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其他
在行测考试中,等差数列一直都是出题人比较青睐的题型,它属于计算问题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,同时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题型,因为我们之前在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了,尤其是对于理科生们来说,简单复习一下基本上就可以了,那么如果你是文科生的话也不用担心,认真研究一些解题技巧,这类问题肯定也是能够拿下的。
一、等差数列里面考察比较多的是对其进行求和,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等差数列最基本的求和公式:
例1 已知等差数列an中的a1=4,a17=36,则该数列前17项的和为( )。
【中公解析】本题已知首项a1为4,末项a17为36,项数n为17,所以可直接利用求和公式进行求解,S17=(a1+a17)×17/2=(4+36)×17/2=20×17=340。
我们平时在做题的时候,基本不会遇到这么简单的题型,通常情况下题目中会给一个背景,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出来它是等差数列的问题。
例2 某剧院有33排座位,后一排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,最后一排有135个座位。这个剧院一共有( )个座位。
A.2784 B.2871 C.2820 D.2697
【中公解析】答案:B。根据题目中“后一排比前一排多3个座位”可判断出这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,并且可知项数为33,末项为135,若想利用基本求和公式求解,则还需知道首项a1,可根据通项公式an=a1+(n-1)d求得a1=135-(33-1)×3=39,再带入求和公式中,S33=(39+135)×33/2=2871,选择B。
二、除了基本的求和公式以外,关于求和我们还有另外一种更加常用也更加好用的方法,中项法求和:1、若项数n为奇数:Sn=中间项×项数
若项数n为偶数:Sn=中间两项之和×项数/2
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例子感受一下:
例: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17项和为340,则a9=( )。
【中公解析】等差数列的项数为17,要求第9项,可知第9项为17的中间项,又已知前17项的和为340,所以可利用中项法求和公式,中间项×项数,所以中间项a9等于340/17,结果为20。
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,
已提供12,164,427次咨询
- 继父留600万遗产 继女起诉获137万08-16
- 男子修行10年还俗 向女儿要赡养费08-10
- "婚内强奸案"将开庭 男方姐姐发声08-10
- 坐月子被逼发生关系 女子打死丈夫08-10
- 男子殴打妻子发生关系被告强奸08-10
- 男子转嫖娼对象138万原配追讨败诉08-09
- 妈妈让女儿辞职照顾自己补偿490万08-08
- 20岁女子遭已婚男友纠缠跳楼身亡08-04
- 已婚女与年轻男子“禁忌之爱”,欲抽身时被掐住咽喉!上海警方出手08-04
- 男子与他人合谋侵犯前女友,故意不锁房门还对求救置之不理08-04
- 私生子分18亿美元!娃哈哈遗产争夺首战打响 宗馥莉输了:律师释疑08-01
- 宗馥莉首战败诉 代理律师曾为周星驰胜利“守住”资产08-01